从“心”出发,收“心”追梦——开学心理调适指南发表时间:2025-02-07 16:43 春节后,寒假进入尾声,新学期的序章正缓缓拉开。 假期模式”切换为“开学模式” 你准备好了吗? 面对既期待又紧张的开学 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 家长们要如何引导孩子们克服开学初的心理焦虑? 教师们又该如何调试心理进入新的学期呢? 一起来看看这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助您从容迎接新学期! 学生篇 01规律作息,积极调整 假期可能会打乱许多同学的生物钟。临近开学我们需要逐渐关闭“假期模式”,启动“开学模式”。但生物钟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采用渐进方式逐步调整作息规律,建议同学们睡前远离电子产品的刺激,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每天比前一天晚上早睡10分钟,比前一天提早一点起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02接纳情绪,积极调节 寒假中,同学们由紧张的学习状态一下子过于放松,面对即将开学,有可能出现学习效率低、情绪低落、焦虑等现象。学会接纳自身的情绪,明白适度的焦虑或紧张情绪可以更快地帮助我们将自身状态从放假模式调整为开学模式。 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过载的时候,可以试试“SWTC”法来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Stop“停”—— 首先闭上眼睛,把双手放到腹部做一个腹式呼吸,先用力把气吐出去,再深深吸一口气,然后花一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件美好的事情。 Write“写”—— 拿出笔记本,将自己现在的不安、害怕、忧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写下来,并写下当下最困扰自己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Think“思”—— 在头脑中思索回忆一个自己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感受成功时的自信,激活自己的内在力量,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一定可以渡过当下的难关。 Change“换”—— 再拿出笔记本来看一看,让我们换一种思路,带着积极的、自信满满的力量,重新再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03放下手机,积极暗示 寒假期间,与手机相依相伴,是我们学习、社交和放松的重要工具。突然需要放下手机,对于同学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学们可以尝试积极的心理暗示法,告诉自己:“平常想合理使用手机很困难,现在正好可以放下手机,专心投入学习”“不用手机,我的睡眠质量会提升不少”“上学期的校园生活中我也没有使用手机,也成功适应过来了,这次我一定可以!”等等。积极的暗示,会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让你充满信心和勇气。 04罗列清单,积极行动 罗列“返校清单”,包括寒假目标完成清单、作业清单、学习生活用品清单等,利用假期尾声进行复盘,及时查漏补缺,做到返校不慌乱。新学期,充满着新的希望和挑战,同学们可以试着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明确学习方向。 家长篇 01接纳状态多理解 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情绪起伏大、注意力状态不佳、作息不规律、和手机形影不离等。首先家长要知道,这些表现是正常的,允许孩子在适应期间反复出现类似行为;其次,家长要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用鼓励和乐观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从心理上逐步产生对新学期的期待和信心。 02模拟开学调节奏 家长引导孩子按照开学后的节奏循序渐进、积极调整作息规律与娱乐、学习安排等。例如,引导孩子开学两周前开始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按照开学后的节奏调整生物钟,以适应开学后的作息变化;以每天为单位,逐步引导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书籍的阅读,同时梳理学习任务,查缺补漏等。家长切忌急躁,强制孩子立刻停止娱乐活动,要多肯定孩子,逐步调整,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提升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03明确目标促成长 家长与孩子共同回顾假期计划,看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需要今后继续努力;同时家长与孩子展望新学期,想想在新学期哪些学科需要特别关注,需要学习什么新的特长,需要发展什么新的兴趣爱好等,从而明确新学期学习与生活目标。家长要有耐心,与孩子共同梳理。 教师篇 01一点新意,让心情靓丽起来 给自己准备一份开学礼物,一本精美的笔记,一盆漂亮的绿植,哪怕一个相框、一个靠垫,让自己和办公室焕然一新。新环境带来的愉悦心情,可以一扫开学工作的焦虑。 02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研究发现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于人们的情绪、心理和行为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动力,例如:开学后生活作息会变得更加规律、寒假有很多趣事和同事分享等,通过类似的积极心理暗示,增强愉悦感,让自己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 03着手准备第一课 开学第一周,总会有许多忙乱的事务要处理。所以,不妨利用最后几天,好好准备开学第一堂课的内容。提前备课,知己知彼,坚持好这些原则,不愁开学第一课不精彩。 04让嗓子先“上岗” 开学前几天开始调整作息时间,规律作息,注意饮食,可以在家说话刻意缓和与温和,保护好我们的嗓子,再准备些润嗓的东西喝一喝,让嗓子先“上岗”。 05罗列开学工作清单,做到心里有谱 提前给自己列一个工作清单。哪些是开学前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开学一周内需要做好的事情;有哪些需要联系家长的等等。做到心中有谱,也就少了不少焦虑。 警惕这些“收心误区” 第一, 不搞“急刹车”。凡事都有过程,收心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工作都要慢慢增量,才能慢慢适应。 第二, 不搞“一刀切”。不要强行取消所有娱乐活动,这会产生抵触、逆反情绪,尊重内心意愿,和他人共同探讨如何收心。 第三,不搞“批斗会”。不要马后炮地指责,也不要太严厉,有重视和积极的态度,用正面的情绪去面对新学期的到来。 第四,不搞“填鸭术”。开学过渡期,请别制造太大压力。可以尝试培养学习工作兴趣和学习工作习惯来迎接新的变化。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新学期是新的起点,也孕育着新的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