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与 哲 学》 大 一 轮 复 习 提 纲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发表时间:2022-04-04 21:03 《生活与哲学》 大一轮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哲学是什么? 1、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看: (1)哲学源于生活实践: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 。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 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实践。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③ 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④哲学的 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醒:1哲学源于人的思考、产生于主观情愫、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头脑(×):哲学产生于实践,源于在实践中的思考。 ②哲学能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才可以。】 2、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看: (1)哲学与世界观 区别:①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 (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 、 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②形成:世界观人人都有,自发形成; 哲学是哲学家研究所得,或人们通过学习反思获得。 ③特点:世界观是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①研究对象相同,都是对整个世界的研究。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 决定方法论, 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提醒: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看法(×):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 3、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1)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思维某一 的规律;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 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 【提醒: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哲学只提供一般和普遍的规律。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提供科学的指导。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万能的,是包括各门具体科学的综合学科。(×)】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一是思维和存在 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标准。 (2)二是思维和存在 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提醒: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两者何为本原的回答才是。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基本问题的回答。 ④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基本派别是唯物与唯心,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属于从属地位。 5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认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但不一定每次都正确。】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是本原的, 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A.古代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这些观点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如:荀子“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尚书》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源。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B.近代 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且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如: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的“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C.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基本观点: 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A. 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世界的本原。(如: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做是世界的本原。(如:中外各种“神创论”。柏拉图“理念论”。孔子“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朱熹“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等。)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1、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 。①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它可以动员和掌握 ,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提醒:1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才是。 ③哲学是物质力量(×):哲学只是精神力量。】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 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成就。 (3)直接理论来源: 。(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提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形成辩证唯物主义)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 的有机统一。(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完整哲学板块。) (3)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包括毛、邓、三、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综合探究: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全面认识哲学的作用: (可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角度思考。) (1)从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看: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实践。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③真正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从哲学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看: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的功能。 (3)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3它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下一篇2022:清明寻影家国缘
文章分类:
政治-教学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