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丨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发表时间:2021-12-13 19:3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13日发表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什么是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0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江苏省委会主委——南京邮电大学校友赵龙在全国两会上和其他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由国家领导人参与公祭活动,2014年这一提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为的是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为的是唤起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祈盼战争的阴霾远离人类、和平的阳洒满人间。 ● 我们为什么要公祭 有人说 今天的南京很拥挤吧 毕竟有三十万人要回家 对不起,我救不了你 但我不会忘了你 有人问 南京大屠杀与你我有什么关系 关系就是 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 现在站的这块土地上 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 迄今为止,只过去了短短84年 有人想 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 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牢记历史,守望和平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今天是第八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 一场持续40多天的人间浩劫 30万同胞惨遭杀戮 留下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84年后,回望历史 创伤记忆画面历历在目 今天,绵实学子 用多种方式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今天的校园内 “默行·公祭” 12月13日 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吾辈当 奋发图强,捍卫和平!
文章分类:
绵实快讯
|